当前位置:首页->养老金怎么发?发多少?
养老金怎么发?发多少?
 


养老金怎么发?发多少?最近,很多网友提问关于企业职工养老金计发办法相关的问题,广源小编从根源上跟大家分享相关知识,如下: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的组成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经历多次完善改革,现行的养老金计发办法是依据《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精神,各地制定实施细则。对于“新人”来说,基本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体现了社会统筹因素,个人账户养老金体现了个人账户因素。这就是我国独创的“统账结合”养老保险模式。从理论上说,个人账户实行基金积累制,而社会统筹实行现收现付制。但是对于“中人”来说,有很大一部分年限是视同缴费年限,那时尚未实行养老保险缴费制度,个人账户没有积累实际金额。加发过渡性养老金或调节金等以平稳过渡。于是,“中人”的基本养老金由以下组成: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调节金,其中,调节金只在部分省市的一定期限内发放(通常采取5年或10年内逐年递减直至取消的办法)。

基础养老金计发办法解读

按照国发[2005]38号文规定,基础养老金为“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可以用个简单的公式来表示: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基础养老金=(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国发[2005]38号文是对国发[1997]26号文件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国发[1997]26号文规定的基础养老金为“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地(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原来的基础养老金计算办法对所有人都是一样,容易出现平均主义逆向选择,不利于调动个人缴费积极性。新的养老保险制度要在基础养老金部分形成“多缴多得”机制,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来衡量缴得多缴得少的问题。

因为,养老保险缴费贯穿劳动者一生,通常会积累几十年的缴费,可能有的月缴纳的基数高,有的月缴纳的基数低,而且还要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因此,简单将历年缴费进行算术平均是不科学的。为此,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引入了指数化的概念。我们理解现行基础养老金计发办法需要三个步骤:

(1)第一步,理解什么是“指数化”

我们在计算一生中连续缴费年限的平均缴费工资时,如果对缴费基数进行简单的算术平均是不合理的,因为每年货币购买力都不一样,去年的1000元与今年的1000元只是面额相当,但代表的当时的实际购买力并不相同。这里的1000元是绝对数,两个绝对数之间简单相加再平均不能真实反映缴费工资水平。

但引入指数化后比较就变得有可能,通过指数化方法把绝对数变成相对数,相对数不受时间制约,可以进行比较。具体操作时用当年缴费工资除以对应年份职工平均工资(实际操作中:社保基数÷社平工资),所得是一个相对比值,>1表示缴费工资高于社平工资,<1表示低于社平工资;而比值的大小,则表明了该职工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相对位置。因为指数是个相对数,去除了货币时间价值的影响,因此可以对他进行跨年度计算比较。如果我们把把劳动者一生中历年的缴费工资指数求平均值,则得出整个缴费年限中该职工的缴费工资相对社会平均水平是怎样一个相对位置。

把上述语言数学化,就得出了缴费工资平均指数的计算公式:缴费工资平均指数计算公式:C代表社平工资,X代表缴费工资基数,则缴费工资指数=Xn/Cn-1 (式一)有人会问,这里怎么是n和n-1啊?因为职工当年(第n年)的社保基数是按照该职工上一年(第n-1年)平均工资核定的,所以当然应该比上上一年社平工资啊!式一只是某一年的指数,把每一年的指数做算术平均,就得出了缴费工资平均指数的计算公式:

缴费工资平均指数:缴费工资平均指数=(第1年指数+第2年指数+……+第n年指数)÷N
即,缴费工资平均指数=(Xn/Cn-1+……+X3/C2+X2/C1+X1/C0)÷N…(式二)因为我们计发养老金时以退休时的货币水平来发放,所以用退休时的水平乘上整个缴费年限内基数平均指数,就得出了整个缴费年限内缴费工资的指数化平均值:指数化月均缴费工资:指数化月均缴费工资=退休时上年社平工资×缴费工资平均指数 (式三)综合来看,其实这个做法就是来源于金融学领域计算货币现值的方法,使历年缴费工资平均值更科学更准确。

(2)第二步,理解为何要和当地社平工资求平均值

通过第一步,我们已经求得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但接下来的计算不是直接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而是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这又是为什么呢?基础养老金计算基数:基础养老金计算基数=(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 …(式四)

事实上,我国实行的“统账结合”养老保险制度不是完全的基金积累,它也考虑了共济统筹因素,注意养老金待遇水平差距适中,以避免两极分化。这里正是这样的一种考虑。通过个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与当地社平工资的平均,可以缩小差距。

(3)第三步,理解基础养老金影响因素

最后一步,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计算基数×缴费年限×1% ……………(式五)通过与缴费年限的挂钩,进一步形成“多缴多得”机制。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缴费年限是全部缴费年限,即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之和。

整个基础养老金公式合起来的文字表达就是:以被保险人退休时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与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按被保险人的全部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每满一年发给1%。这个公式实际上考虑了实际缴费工资基数的高低,以及全部缴费年限的长度。一句话,缴费基数越高,缴纳时间越长,当地社平工资越高,基础养老金就越高。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办法

国发[1997]26号文规定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为“个人帐户养老金月标准为本人帐户储存额除以120”,这意味着,无论是什么年龄退休,除以的月数都是一样的。由于养老保险是一直领取到去世,不同年龄退休的人,平均预期余命是不一样的,提前退休的人领取养老金的年限更长,如果都统一除以120,对于晚退休的人不公平;再加上国发[1997]26号文的基础养老金部分统一按社平工资20%来计算,会降低劳动者缴费积极性,不利于养老保险基金平衡。

因此,国发[2005]38号文将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办法调整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个人帐户养老金=被保险人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国家规定的计发月数,个人账户养老金实际上综合考虑了个人账户实际储存费、退休年龄。一句话,缴得越多,退休越晚,个人账户养老金就越高。

冀ICP备2021005882号-2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新手指南  |  法律声明  |  系统管理  | 
河北广源永盛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总公司: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科创中心1号楼4层
周一至周五上班时间:上午8:30至下午5:30(周六、日:上午9:30-下午5:00)
免费咨询电话:400-669-7529